林业资源管理

 

 


综合管理

  •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区域性联合保护机制和发展策略分析

    付励强;邹红菲;马建章;宗诚;程鲲;

    随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分类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然而,目前各自然保护地实行的属地管理模式具有局限性,相互之间缺乏协同合作、联合执法、区域监测等问题,有碍于自然保护地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性联合保护机制是典型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就地保护的新途径,符合中国国情并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查阅当前区域性联合保护相关资料和已成立的区域性保护联盟现状,对现有自然保护地区域性保护联盟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区域性联合保护机制存在的重要性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自然保护地区域性联合保护发展策略,以期为逐步推广区域性联合保护机制,更好地解决当前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2019年05期 1-6+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 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要点分析

    马炜;刘增力;应国伟;唐小平;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生态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因技术、管理、自然和人为等因素限制,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相对滞后。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界线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的要求、依据、原则、工作程序、成果要求,并对勘界立标中的特殊情况处理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乃至其他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以推进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的实施,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

    2019年05期 7-1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
  • 我国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

    李芹芳;潘悦;周森林;

    依据1994—2014全国沙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归纳总结近20年来我国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4年172.89万km~2减少到2014年172.12万km~2;2)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肃等5个典型省(自治区);3)沙化类型以戈壁、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为主;4)沙化程度由极重度沙化逐渐向重度、中度沙化发展,中度沙化向轻度沙化发展。同时,分析了我国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2019年05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 ]
  • 江苏盐城段黄海湿地建立国家公园可行性思考

    王立波;姜慧;任义军;解生彬;安玉亭;

    1983年以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和盐城市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先后在盐城黄海湿地上建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复壮、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遗产保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苏盐城黄海湿地自然保护地现状分析,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探讨整合盐城黄海湿地上现有相连、相邻自然保护地建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在盐城黄海湿地建立国家公园,将对提升盐城黄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持自然资源完整性、独特性和其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9年05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乌梁素海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的探讨

    鲁飞飞;张勇;李雪;陈诚;

    对黄河中上游乌梁素海流域湿地资源组成和分布情况,以及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造成区域湿地面积萎缩、沼泽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为:自然干旱,蒸发量是降雨量的近10倍,补水得不到保障;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扩充,湿地资源的保护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综合治理的理念不够深入等。针对这些威胁和问题,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治理对策与建议。

    2019年05期 23-2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4 ]
  • 生态安全视域下盗伐林木犯罪防控对策研究——基于302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王智;刘洪广;

    为有效遏制持续高发的盗伐林木犯罪态势和构建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防控对策,运用实证分析法对302份盗伐林木罪一审判决书进行研究,得出:犯罪主体方面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初中以下学历居多;犯罪主观方面以牟利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为主;犯罪客观方面为盗伐幼树案件较少,盗伐林木平均立木蓄积"数量巨大",但刑罚"轻刑化"现象突出。建议:从认识上转变"重经济价值轻生态价值"的林木价值观,从政策上推进林业生态扶贫工作,从立法上确立刑法生态法益,通过多维度的防控对策来保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

    2019年05期 28-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 ]

科学研究

  • 北京市二类调查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研究

    陈新云;王文文;曾伟生;杜鹏志;党永锋;王威;孟京辉;

    为解决当前北京市二类调查通过角规绕测技术预估林分蓄积量存在的问题,基于北京市二类调查数据,根据优势树种(组)的不同,将北京市森林划分成10个不同的树种组。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类清查数据,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林分参数及立地参数为自变量构建非线性蓄积量预估模型,计算确定系数(R~2)、总相对误差(TRE)、估计值的标准差(SEE)、平均系统误差(MSE)、平均预估误差(MPE)和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并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蓄积量预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各树种组蓄积量预估模型的确定系数(R~2)均大于0.94,MPE均小于5%,MPSE基本在10%以下,可以应用于北京市二类调查中蓄积量的预估。

    2019年05期 33-3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 ]
  • 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汤浩藩;许彦红;艾建林;

    以云南省第4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及平均生物量法,结合各树种不同龄级的计算参数,估算了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892.596 Tg,平均碳密度为39.260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5.67%;乡土树种云南松和栎类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58.34%;幼、中龄林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49.97%;碳密度与年龄成正比;天然林的碳储量、碳密度均高于人工促进林和人工林。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西部高、东部低。研究认为,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是造成全省碳储量和碳密度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严格保护和恢复石漠化区域森林植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人工造林、抚育和封山育林管理等,是提高全省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重要途径。

    2019年05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5 ]
  • 基于XGBoost的高分二号影像树种识别

    蔡林菲;吴达胜;方陆明;郑辛煜;

    树种分布是森林资源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遥感影像在森林资源监测应用中的难点之一。基于国产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DEM数据,结合光谱、纹理、指数及地形因子等多种特征,比较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XGBoost等3种分类算法,根据分类精度选择最优算法(即XGBoost)进行特征筛选,对龙泉市的阔叶树、马尾松、杉木和毛竹等4种主要优势树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采用XGBoost分类模型的分类总精度为83.88%,Kappa系数0.78,较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有明显提高。经特征选择后,虽未明显提高树种分类精度,但可以减少特征的冗余,为小样本数据下特征的选取降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19年05期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8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3 ]
  • 基于GEE平台广西桉树快速提取研究

    卢献健;黄俞惠;晏红波;周吕;吴宸龙;周斌;罗乐;

    为进一步提高基于遥感影像森林(人工林)植被信息提取的工作效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以Landsat8 OIL影像为实验数据,利用监督分类、支持向量机、最大熵模型、随机森林以及根据试验区实际构建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试验区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进行提取,并对各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决策树法提取了广西地区桉树种植面积,并利用无人机影像与Google Earth Pro历史影像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过程及结果表明:利用GEE平台可以高效快速地提取遥感植被信息。在以上5种方法中,决策树分类方法取得最好的效果,其试验区桉树提取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分别达到0.82,0.85;同时,利用决策树提取的广西桉树种植面积与统计资料的面积统计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构建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大区域、复杂山区植被覆盖信息的快速提取具有参考意义。

    2019年05期 52-6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9K]
    [下载次数:10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无人机数据的人工林森林参数估测

    汪霖;李明阳;方子涵;李超;钱春花;许振宇;

    无人机凭借低成本、高精度的优势在森林资源调查中被广泛应用,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及点云数据的森林主要参数估测及评价方法研究,可以为无人机技术在人工林调查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选取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内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人工实验林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无人机高分影像、点云数据以及地面实测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局部最大值以及种子点分割的方法对株数、树高、冠幅、郁闭度等森林参数进行提取,并进行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提取的株树探测率为0.92,株数准确率为0.97,F参数为0.95。2)单木树高估测的决定系数(R~2)为0.795 7,均方根误差(RMSE)为0.594 0;单木冠幅直径的决定系数(R~2)为0.800 8,均方根误差(RMSE)为0.897 8。3)提取的总冠幅的提取率达到0.95,准确率达到0.93,f参数达到0.94。4)提取的样地郁闭度相对误差只有0.32%。基于无人机高分数据及少量地面实测数据的人工林主要参数估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全林实测,在人工林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2019年05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5 ]
  • 松材线虫病死松树云服务管理的探究

    武红敢;王成波;常原飞;

    在分析云平台技术特点和研究现状基础上,从松材线虫病监管角度开展了需求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技术途径;研建了由云服务端(内业)和移动端(外业)两部分构成的病死松树管理系统,为病死松树的外业精准信息采集和内业规范化建库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详细阐述了系统功能和具体的工作流程。通过对松材线虫病死松树云服务管理的探究,以期为我国松材线虫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撑,为下一步大数据的分析奠定科学基础。

    2019年05期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 ]
  • 环境承载力容量约束模型下景区型森林文化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修新田;陈秋华;黄小玲;

    用森林文化币的尺度来衡量森林文化价值;在吸收、借鉴森林文化币已有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森林文化资源环境承载力容量约束下,以森林文化币为衡量尺度的景区型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模型。运用评估模型对乌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文化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文化价值量为154.45(万森林文化币)。同时,研究从森林文化资源价值的利用、森林文化资源生态容量的扩展、森林公园森林文化力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文化价值的提升、利用建议。

    2019年05期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 ]
  • 多期森林调查样地数据的逻辑检查方法研究

    国红;尤磊;雷相东;谢阳生;洪玲霞;

    逻辑检查是林业调查内业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前期调查数据的核查认定。基于数据处理流程,设计了前逻辑检查方法和后逻辑检查方法。前逻辑检查包括样地因子逻辑检查、样木因子逻辑检查和多期数据相关检查。其中多期数据相关检查在以往单期数据逻辑检查的基础上,加入了多期数据的纵向比对,有利于处理数据存在的各种逻辑错误问题。后逻辑检查对统计计算后的同期林分因子进行互算,并用邻期林分因子进行比对,可以较大程度地检查出数据录入和程序计算的纰漏。利用VB和内置SQL语言开发了相关程序工具,将逻辑检查方法嵌入到程序中,以提高工作效率。

    2019年05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以林分垂直结构为导向的大径材作业实验设计

    姜俊;陈贝贝;赵秀海;庞丽峰;

    用材林经营的目标是生产木材,尤其是大径材高品质的木材。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林分结构,可以有效促进林木生长,生产出大径级木材,满足对高品质、大径材材种的需求,达到森林经营的目标。科学有效的林分作业法是调整林分结构的具体措施。利用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样地数据,分析林分垂直结构特征,论述森林发展类型框架、作业法设计的机理以及包括全周期经营的技术要素等,并提出以林分垂直结构为导向的红松-大径材作业法的设计方法。旨在为阔叶红松林大径材培育提供现实途径,为森林经营作业法设计提供示范参考。

    2019年05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基于CT技术检测树木成像完整度的参数优化研究

    赵方博;刘德庆;岳德鹏;杨通;赵奇侠;

    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应用到树木的无损检测领域,设计基于不同CT参数扫描树木成像效果的比照试验,探索树木检测的CT参数阈值设定与优化。具体步骤与方法:1)采集12份树木圆盘标本,每份样木根据不同的CT参数设置拍摄200张影像;2)将不同成像完整度的影像进行分组归类后,对影像灰度值进行提取并得到各幅影像灰度值均值、灰度值标准差;3)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CT参数与影像完整度间的关联性,并得到影响树木成像效果的关键参数设置阈值范围。结果显示:CT扫描树木成像清晰,其参数毫安秒(mAs)、定点位置(SP)间的相关性为0.972,影像完整度75%以上的mAs阈值区间为47~61,SP阈值区间为-66.4~-89.8。采集3份不同古树的标本,应用实验获得的CT参数阈值对标本进行扫描,以验证CT参数阈值选定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选CT参数阈值范围对于树木个体不存在明显的树种差异,可以满足树木无损检测要求。

    2019年05期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 植物热值研究综述

    柳雪梅;曾伟生;

    植物热值是衡量第一性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植物热值的研究概况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植物热值在各群落、科间、种间、无性系、器官等不同层次上的差异,以及凋落物和薪材等热值的研究;热值随季节、年龄和群落演替过程等时间尺度以及经纬度、海拔等空间尺度的变化规律。其次,总结了影响植物热值的因素,包括含碳量、灰分含量以及有机质的含量等内在因素和自然环境、栽种方式、管理措施以及贮藏方式等外在因素。最后,对当前植物热值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进行了展望与相关讨论。

    2019年05期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 ]
  • 树木年轮蓝光强度研究进展

    慕晓炜;闫平;徐健楠;陈平;曹新光;

    蓝光强度是一种新的反映树轮密度的指标,自2002年提出以来,由于其操作简便且可能提供木质素密度的信息,在重建北半球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夏季气温变化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对蓝光强度的原理和试验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外蓝光强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通过对其存在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及现有的解决方案的论述,进一步明确蓝光强度的研究潜力,尤其是针对在国内开展蓝光强度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2019年05期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 ]

技术应用

  • 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监测体系建设

    徐晓峰;张皓琳;孙志超;

    针对我国森林防火形势与现状,分析森林防火监管技术需求,提出融合应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卫星通信、大数据等手段构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监测体系,通过遥感监测分系统、通信传输分系统和态势指挥分系统的设计,解决当前森林防火中存在的多源观测数据获取、处理能力不足,数据实时传输能力差,现场态势掌握和态势发布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期全面提升我国森林火情预警、火情实时态势监控、火情态势分析、灾后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2019年05期 12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1K]
    [下载次数:1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4 ]
  • 福建省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更新系统设计与实现

    林宇;

    以实现福建省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更新管理为目标,在详细分析全省森林资源更新流程的基础上,基于SOA框架和3S技术构建"福建省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更新系统"设计框架。采用图属一体化离线编辑、在线更新技术,动态配置扩展技术,基于业务的历史版本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省级森林资源年度更新管理系统、县级森林资源年度更新管理系统、森林资源辅助决策系统以及用户授权管理系统建设,为林业业务应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约束性指标考核、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森林资源负债表编制、资源监管和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9年05期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森林抚育作业计划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应用

    井晖;王武魁;张靖然;

    在天然林保护的背景下,森林抚育是目前森林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式,实施森林抚育可以促进森林蓄积量的有效增长。由于目前基层生产单位森抚管理较弱,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单位面积蓄积量仍处于国际较低水平,森林经营效果不佳。针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抚现状,设计了森抚作业计划决策支持系统,用于辅助管理者进行森抚计划量分配和森抚作业计划的制定。基于流程管理的思想,对东北地区森林抚育业务进行梳理,建立决策者和决策过程模型。采用产生式与框架式相结合的方法表示用于确定森抚类型的知识,构建了知识库和推理机。以能够体现流程管理思想的Activiti平台为流程引擎,完成系统构建,解决森抚资金在各作业林场分配及作业小班定位和作业方式选择问题,并有效提升森抚作`业计划和决策的信息化水平。

    2019年05期 136-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6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 ]

研究简报

  • 基于数学期望的森林稳定性评价——以浙江省江山市为例

    应宝根;廖文海;姚任图;葛宏立;

    森林稳定性是森林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综合特征,决定了森林的生态功能。提出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和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两个定量指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森林的稳定性进行衡量。林分形成后能够存在的期望年数称为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林木进界后能够存活的期望年数称为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利用2008年和2016年江山市乔木林固定样地数据,对该市林分存续期和林木存续期的数学期望分森林类别进行了研究,由此来评价江山市森林在当前的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林分和林木稳定性。结果表明:1)在林分采伐枯损率>50%视为中断的情况下,公益林的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为41.46a,商品林的为14.16a;在林分采伐枯损率>50%,但仍满足乔木林标准视为不中断的情况下,公益林的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为95.64a,商品林的为34.89a。2)公益林的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为20.58a,商品林的为11.67a。无论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还是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公益林的均显著大于商品林的,即公益林的稳定性大于商品林,符合实际情况,也符合经营预期,说明用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和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评价森林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019年05期 145-149+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 山西省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高钰;李旭;苏兰莛;高润梅;

    对山西省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4种主要森林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二郎山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群落共有植物40种,分别属于22科31属;油松林和油松+山楂林的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大;林分起源、坡度、群落垂直结构和林分密度等对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均有较大影响:天然林的植物多样性大于人工林;多样性指数随坡度增大而减小;灌木层多样性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林分密度过大,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通过研究,以期为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营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05期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 ]
  • 河北六里坪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的调查分析

    王鹏华;范俊功;陈向阳;张侃;林庆乾;侯建华;

    红外相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方法,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兽类的监测研究中。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河北六里坪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69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1)共累计26 860个有效相机工作日,获得有效照片10 403张,共鉴定出兽类5目8科12种,鸟类7目16科33种。2)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苍鹰(Accipiter gentilis)、游隼(Falco peregrinus)、燕隼(Falco subbuteo)和灰林鸮(Strix aluco)6种,通过计算可知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和狗獾(Meles leucurus)的相对丰富度最高。3)对拍摄率较高的兽类和鸟类——岩松鼠、勺鸡的全年日活动节律进行分析,发现岩松鼠全年的日活动曲线呈单峰型,夏季和秋季活动较频繁;勺鸡每日的活动多集中在白天,为日行性动物,在春季和夏季活动比较频繁。4)在不同季节中,秋季兽类和鸟类具有最高的物种数(12种和33种)和Shannon-Weiner指数(2.38和4.18)。

    2019年05期 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欢迎订阅2020年《林业资源管理》期刊同时征订2015—2019年各年度合订本

    <正>解读林业政策!服务资源管理!推动林业科技!《林业资源管理》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2108/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6622。《林业资源管理》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全方位报道与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相关的政策政务、科学理论、应用技术、生产实践和国内外有关动态信息的综合性、实用性、大容量的科技期刊。目前已连续八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第三、四届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与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称号。

    2019年05期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