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管理

 

 


综合管理

  • 碳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怒云;郑小贤;李金良;崔嵬;

    为贯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部署,推进城市低碳转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开展了以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目标的碳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建了碳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管理考核和量化考核两类指标共32项,其中创造性地设置了人均碳汇碳源比指标。经浙江省泰顺县和河北省崇礼县试点测试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县域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3 ]
  • 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成效及政策措施建议

    胡继平;王恩苓;贾刚;

    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基于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的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检查验收工作,论述了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工作成效,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建议。

    2016年04期 5-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0 ]
  • 新常态下我国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对策

    王道阳;乔永强;

    从产业结构调整、中低端消费特征、中短途自驾出游的趋势、相同旅游资源的竞争关系,以及旅游资源管理、经营、建设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当前经济形式下生态旅游产业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从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2016年04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7 ]
  • 欧盟与美国气候变化公约谈判进程跟踪与我国林业对策研究

    卢琳琳;梁丹;

    为研究我国林业领域减排的对应策略,对欧盟与美国气候谈判提案进行分析,结合欧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领域减排的目标和预测,比较分析了中国林业在减排方面需要考虑的困难和挑战。参考欧盟、美国等国家的相关做法与关键技术,进行谈判模拟情景分析,考虑并结合全球气候政治格局和国际森林政治格局变化等诸多因素,把握和引导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方向,促进林业领域减排机制的构建与谈判,得出有利的国际减排制度安排。

    2016年04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8 ]
  •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营林项目的绩效评价——以世行贷款中国林业综合发展项目为例

    王宏;王国胜;王周绪;董晖;宋磊;

    结合行业实际和在建"林业综合发展项目(IFDP)"的特点,对中央打捆实施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营林项目实施了绩效评价,项目评价得分92.12分,综合评价等级为"实施顺利"。评价总结了IFDP的经验和最佳实践,提出了涉及报账支付、成本管理、造林模型、农户参与、林道和附属设施监测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2016年04期 19-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新形势下安徽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程光茹;

    以安徽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依据,总结了安徽省"十二五"林业及"森林千万亩增长"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了安徽省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策略。

    2016年04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9 ]
  • 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杨树防护林改造与配套政策建议

    高俊峰;郑焰锋;王博宇;

    张家口坝上地区是京津冀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区域,防护林建设初见成效。近年来,现有防护林中的杨树防护林出现了林分树龄老化、防护功能退化等问题。本文从该地区杨树退化防护林的退化现状、退化原因、改造方式和政策建议等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该地区防护林后期建设提供参考。

    2016年04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8 ]

科学研究

  • 臭松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肖化顺;邵柏;欧阳君祥;

    以吉林省汪清县臭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72块小班数据、178块复位样地数据及96株解析木数据,依据臭松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臭松基准年龄时优势木平均高及单位面积林分蓄积,建立了汪清臭松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综合评价系统:共划分36个立地类型,确定了立地类型对应的地位指数以及各龄阶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的理论值;系统将立地质量等级分为好(Ⅰ)、中(Ⅱ)、差(Ⅲ)3个等级。立地质量好(Ⅰ)的地段,海拔较高、土层较厚、坡度平缓且多为阴坡,林分结构完整,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高,立地质量中(Ⅱ)的地段是抚育经营的重点,以保持林分稳定,促进进展演替;立地质量差(Ⅲ)的地段,海拔较低、土层较薄、坡度大且处于阳坡、林相差、类型复杂,林分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低,是保护恢复的重点,立地质量综合评价系统的建立的利于臭松次生林科学经营。

    2016年04期 34-4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3 ]
  • 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黄杉年龄胸径树高的相关性研究

    熊斌梅;汪正祥;李中强;张娥;田凯;李亭亭;李泽;宋春禄;

    为深入探究林木的生长规律、更好地保护珍稀树种,对七姊妹山黄杉群落进行了调查。选用7种常见的回归模型对黄杉的胸径-年龄、树高-年龄、树高-胸径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杉的胸径、树高与树龄成正相关,树高与胸径也成正相关,三次曲线模型可以很好地表达黄杉胸径-年龄和树高-年龄关系,表达式为:y=-0.0001x3+0.011x2+0.179x+4.44及z=0.00007x3-0.015x2+1.105x-10.81;幂函数z=1.778y0.659是描述黄杉树高-胸径关系的最优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实测值和预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所选的最优方程可以用来估算黄杉年龄、胸径和树高的值。本文可为该区域黄杉生长规律和预测林木蓄积量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016年04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55 ]
  • 森林面积不同抽样估计方法的无偏性及有效性分析与证明

    葛宏立;孟源源;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我国获取宏观森林面积的主要手段,采用的是系统抽样方法。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样地森林面积计量3种不同确定方法的偏性与有效性进行论证。结果表明:1)连续变量法是无偏的,且效率最高;2)点定法也是无偏的,但效率较连续变量法低;3)优势地类法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偏的,当总体单元的森林面积比例均接近于0或1时,结果接近无偏;4)本文结论表明,在遥感大样地调查中选择连续变量法是最合理的。

    2016年04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塔里木盆地荒漠胡杨林结构及种群格局分析

    张绘芳;王蕾;朱雅丽;地力夏提·包尔汉;丁程锋;

    在塔里木盆地主要荒漠胡杨林分布区设置5个调查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调查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水平(密度)结构、垂直结构和胡杨种群的格局分布,旨在了解研究区荒漠林群落结构及胡杨种群的格局分布,为新疆荒漠林的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林物种组成有18种,乔灌层树种单一,主要是胡杨和柽柳,草本以甘草重要值最大,密度结构由塔里木河上游墨玉县至中游轮台县,胡杨的平均密度呈逐渐降低,灌木林(柽柳)密度在上游与胡杨密度的变化呈相反趋势,到中游柽柳丛密度增加,垂直结构简单而完整,均为乔—灌—草3层,但平均高度有明显差异,胡杨塔河上游高于中游,中游灌木柽柳高于上游,说明在受到水分条件制约的稀疏胡杨林下,更适合柽柳的生长。优势种群胡杨空间格局分布在巴楚县样地,呈随机分布,墨玉县、阿瓦提县、沙雅县和轮台县样地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由塔里木河上游墨玉县到中游轮台县聚集度逐渐加强,说明胡杨个体对生存环境(地下水)变化的适应,包括种内、种间竞争导致自疏、他疏和更新方式的适应。

    2016年04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赵静漪;魏江生;周梅;赵鹏武;刘芬;刘畅;

    大兴安岭中段森林曾经是内蒙古采伐强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通过天然林恢复以及"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兴安盟五岔沟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地调查法,设置面积为8.8hm2的针阔混交林样地,利用软件Winkelmass 1.0进行数据分析,对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树种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黑桦(52%)、兴安落叶松(17%)、白桦(17%)、蒙古栎(14%),以落叶阔叶林为主;2)整体林分大小分化差异较大,兴安落叶松为优势种,但数量少且混交度差,分布集中;3)整体林分空间分布较合理,接近随机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安岭中段林区的经营管理以及人工抚育提供数据依据。

    2016年04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0 ]
  • 林分空间结构指标研究进展

    曹小玉;李际平;

    林分空间结构指标是定量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指标,是林分空间结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单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林分树种隔离程度、林木竞争、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垂直结构4个方面综述了林分空间结构指数的研究动态,并指出目前采用n=4或普通Voronoi图构成的空间结构单元计算林分的空间结构指数的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而将林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作为综合权重,生成加权Voronoi图确定空间结构单元能弥补前述两种方法的缺陷;采用单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来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某个特征或某个树种的整体特征,无法表达具有某类共同特征的林木微观结构。将空间结构参数两两联合后形成的联合概率分布,以三维空间形式展示林分空间结构将是未来林分空间结构分析的趋势。

    2016年04期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85 ]
  • 青海省6个主要树种适宜造林地研究

    崔雪晴;马红萍;黄桂林;侯盟;徐明;郑国强;崔北祥;卓凌;廖成章;

    利用森林调查数据、土壤质地数据、地理属性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 Ent)模拟了青海省青海云杉、川西云杉、祁连圆柏、青杨、金露梅和沙棘这6种青海主要的造林树种的适宜分布范围,并结合当前林业相关政策提取出青海适宜造林的区域。模拟结果中,6个树种的最大熵拟合结果精度都较好(AUC=0.86~0.99)。经分析发现,假设以上6树种在现有农田(坡度>25°)和荒地中造林,则青海省可造林的区域面积为549.25hm2,占全省面积的0.01‰,占已有林地面积的0.49‰,主要分布在德令哈、都兰、共和、贵南、囊谦、班玛以及海东市和西宁市的部分地区。

    2016年04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基于InVEST模型的淅川县森林资源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智长贵;党永峰;殷格兰;

    以人地关系紧张的淅川县为研究对象,采用Invest模型评估了2014年淅川县森林资源土壤保持功能。结果表明:1)土壤保持功能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土壤保持功能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南部;2)森林覆盖高的区域,土壤保持功能远高于森林覆盖低的区域;3)各地类年均土壤保持量大小顺序为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苗圃地﹥未成林地。

    2016年04期 79-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0 ]
  • 基于TM影像的华安县桉树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徐志扬;冯仲科;胡建全;郑姚闽;刘诚;

    以华安县桉树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最近的2008年20块桉树林固定样地和同期Landsat5 TM影像,选用20个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生物量遥感信息模型,并采用8个检验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总体预估精度达到83.58%,均方误差为1.42t/hm~2,利用建立的多元线性模型反演生成华安县桉树林生物量分布图,估测华安县桉树林总生物量为404 765.316t,公顷生物量为32.344t/hm~2。

    2016年04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4 ]
  • 2000—2014年乌鲁木齐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李培先;郑江华;刘萍;

    以乌鲁木齐市2000,2006,2010和2014年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生成植被覆盖度图,再与ASTER GDEM数据生成的海拔、坡度、坡向图进行空间图像叠加,分析植被覆盖分布特征和变化原因。15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先整体下降,然后以2006年为拐点显著回升的U型趋势。较2006年,2014年乌鲁木齐县北部和米东区东北部的温带半灌木、矮半灌木荒漠有一定改善;米东区北部温带矮半乔木荒漠和达坂城区的温带丛生矮禾草、矮半灌木荒漠草原改善显著。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类型影响了植被覆盖水平的分布格局,夏季当月及上月降水量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尤其荒漠草地影响显著,草地与灌丛的变动性大于林地。经济活动与生态工程建设等是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荒漠草原覆盖度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耦合作用大,应加强保护力度。近年来大规模实施系列林草业工程对全市植被覆盖度提高、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6年04期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2 ]
  • 海拔对毛竹生长和竹林结构的影响研究

    苏香玲;王振锡;

    海拔梯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海拔对毛竹生长和竹林结构的影响,对江西省贵溪2个海拔的毛竹林年龄结构、整齐度和均匀度等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拔对毛竹生长具有一定影响,对竹高影响显著。低海拔和高海拔毛竹平均胸径分别为10.84,10.99cm;平均竹高分别为13.53,12.35m;立竹度分别为2 525.00,2 829.27株/hm2;海拔改变了毛竹林年龄结构,并对各龄竹胸径和竹高生长产生了影响。海拔对竹林整齐度和均匀度影响显著,随着海拔升高,整齐度和均匀度增加。毛竹生长和竹林结构在海拔上产生了分异,主要受气候、地形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2016年04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8 ]
  • 地形起伏对陆地卫星的NDVI影响研究

    丁春晓;周汝良;叶江霞;张志勇;田圆;

    NDVI是表征植被叶面积密度的重要遥感指数,是估测植被盖度、林分郁闭度、生物量及碳储量、植被生长状况和作物产量的重要参数。相关研究表明地形起伏对光谱数据有较大的影响,但其对NDVI的影响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选用C校正模型对Landsat数据进行地形校正,消除了地形起伏对光谱数据的影响,并对比和分析了地形校正及未经地形校正提取的NDVI。结果表明:地形校正前后图像总体的NDVI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较小坡度植被区域无显著性差异,较大坡度植被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阴坡整体的NDVI有变大趋势、阳坡略微减少,半阴半阳坡无明显变化;农地在不同坡向下无显著差异且整体变化不明显,针叶林、阔叶林在阴坡和阳坡上的NDVI变化幅度大于半阴半阳坡。地形校正对NDVI估测值存在着一定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着基于NDVI参量的各种遥感估算结果,故消除地形起伏对光谱的影响,可以提高定量遥感估测精度。

    2016年04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7 ]
  • 多源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林地动态变化研究

    牟怀义;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克一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林地动态变化监测为目标,应用多期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辅以德国Rapid Eye、法国SPOT5和SPOT6、美国TM遥感影像;叠加占用征收林地资料、伐区作业设计、林木采伐许可证、林政案件资料、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以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专题数据资料。通过目视解译与提取识别,检测林地和林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卫星遥感影像对林木采伐、占地、毁林开垦和森林灾害监测效果明显。

    2016年04期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1 ]
  • 基于DEM的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定量分析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于维莲;王应泉;智长贵;

    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应用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及DEM数据,在Arc GIS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完成地形因素和土地利用类型现状的叠加分析,并从地形(高程、坡度、坡向)角度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分布,为研究区域的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和林地的面积之和比例为91.20%,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耕地所占面积最大,集中分布于平地、阳坡和低海拔区域上;林地面积次之,林地在坡度、坡向、高程分级中的各种级别上都有分布;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多集中在平地、平坡和低海拔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面积比例为34.16%,林地占据较大比例,生态环境中和差的区域多为平原地带,面积比例分别为36.99%和9.65%。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管理决策、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持。

    2016年04期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3 ]
  • 基于高分二号多光谱数据的树种识别方法

    尹凌宇;覃先林;孙桂芬;祖笑锋;陈小中;

    树种识别一直是困扰遥感研究的一个难点,而国产高分二号识别地物和树种具有巨大潜力。选取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为研究区,利用高分二号4m多光谱遥感影像,并结合该县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数据,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利用高分二号数据在树种识别应用中的可能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两种方法识别出研究区域主要树种的精度都高于80%,其中:采用最大似然法分类精度为81.79%,支持向量机方法分类精度为86.75%。在先验知识的支持下,利用高分二号多光谱影像也可用于树种识别研究中。

    2016年04期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9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73 ]
  • 基于GIS的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景观评价技术及实证

    张强;潘辉;王燕玲;李阳骄;徐恒;黄豪璐;

    城市山地公园不同于城市公园,也不同于森林公园,既具有原生山地植被类型,又有人为的公共空间的营造,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景观评价量化技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福州金鸡山城市山地公园为实例,在中小尺度下对坡度、坡向、高程因子进行模拟,最后用GIS软件分析和问卷评分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尝试其视觉景观评价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景点4(叠石飞瀑)、10(飞虹桥)、15(晋安台)、19(栖霞台)的视觉景观较好,景点5(森林舞台)视觉景观最差,从而验证了GIS在中小尺度下,在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景观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为类似区域的视觉景观评价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

    2016年04期 128-13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4 ]
  • 基于互信息半全局匹配算法的遥感影像三维重建

    王玉琴;李鹤元;

    基于"天绘一号"卫星前、正、后视线阵立体影像,综合全局、局部匹配算法优劣特性,提出了半全局互信息匹配算法模型,以逐像素的互信息作为匹配基元,按照能量函数最小化原则进行整体匹配,采用金字塔和多基线的匹配策略,实现了DSM的快速获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天绘一号卫星影像地表模型三维重建,宏观地形表现完整,破碎地形表达准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6年04期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0 ]

研究简报

  • 自主多源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中的应用

    袁士保;赵云龙;孟佩;

    2012—2015年,北京市在平原地区新造林7万hm2(105万亩)。为了提升工程监管效率,实现对平原造林工程规划、实施、后期养护等阶段的有效监管,本研究将自主多源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引入了工程管理中,探索出了一套基于空间技术的营林造林工程监管模式,提高了工程的管理效率与水平。

    2016年04期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乌兰察布新区道路绿化功能拓展探究

    林琪;

    城市道路绿化带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更营造了道路的植物景观空间,吸收粉尘、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了环境质量,增加湿度。城市道路绿化不仅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更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通过选取乌兰察布中心城区新区3条道路绿化带设计施工案例分析,探讨道路绿化带的功能拓展。

    2016年04期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